近日,由深圳市职工解困济难基金会发起的“湾区智造工匠基金正式成立,法奥意威作为发起者之一,在捐赠仪式上向基金会代表提交了拾万元捐赠支票。
为帮助职工快速上手,法奥意威将组织开展为期1年,共计4期,每期12人次,共计96课时的协作机器人产品应用的基础培训,并提供法奥意威机器人相关产品样机,旨在帮助提升职工技能,解决不同行业自动化人才缺失问题,为进一步促进各行业的自动化转型升级,提供坚实力量。
“四链深度融合,人才培养刻不容缓
继《机器人+应用行动》方案之后,机器人行业热度持续走高,频提热搜。当前我国机器人想要实现进一步的提升与发展,需要进一步融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这“四链,打造具有全球视野的开放性创新平台。 这也意味着,技术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对一线职工的自动化职业素养的培训刻不容缓。当前,我国人工智能机器人行业的人才缺口已高达500万人,依据最新的行业预测,到2025年这一缺口将达到3000万人。
高端装备技能,拓宽人才培养途径
为突破关键性、支撑性技术,推动机器人和智能制造领域创新成果转化,将数字化理念贯穿产品的生产经营各环节,推进传统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引导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并进入到机器人行业。 此次培训将会由拥有法奥意威全系列产品应用丰富教学经验及现场调试能力的培训工程师,通过理论讲解 & 实践操作的方式,培养学员对协作机器人的认知,帮助他们一步步掌握法奥意威协作机器人系列产品的基础维护、调试知识以及相关应用等机器人知识,不断强化职工技能,进一步提升职工的就业优势。 以“积极践行机器人+建设,深耕机器人普及之路为方向,法奥意威深入芯片级的研发和创新的供应链模式,为各行业提供了更优性能的产品,同时坚持在生产工具、工艺上的技术创新,力求以最大限度降本增效,努力打造各行业“+得起的产品。 为与伙伴和客户共同高速成长,为其提供超额价值,据了解,法奥意威还会持续面向大众开展免费的线上线下培训课程,此次的“湾区智造工匠基金,便是面向机器人一线职工的教育培训,以提升职工自主创新能力和机器人技能为目标,打通国产工业机器人自主创新的“最后一公里,推动机器人成为基础工具,让更多场景“+的起、用得好机器人,赋能各行业终端应用持续升级。